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夕,肖建国大使接受《中国—东盟博览》杂志专访,就中文关系、两国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合作及东博会等介绍成果,展望前景。专访全文如下: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中心之一,到郑和七下西洋两次到达浡泥国(文莱古称),再到1991年两国正式建交,中国与文莱两国往来源远流长,继往开来,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文两国同年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值此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驻文莱大使肖建国阁下在文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他表示,如今在中国一东盟关系良好发展大背景下,中文关系乘势而为,双方将彼此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紧密对接,积极深化政治互信和务实合作。未来,愿两国在更高平台、更广天地推进经贸合作发展。
中文情谊深 合作结硕果
1991年9月30日,中文两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文莱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和东盟重要成员国。”肖建国表示,“中文两国用32年的双边关系树立了不同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
32年来,双方领导人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中国多位重要国家领导人访文,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已12次到访中国。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建立了外交、经贸、防务等对口合作机制,在民航、卫生、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司法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文莱苏丹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9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就中文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肖建国介绍道。
文莱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中文两国相亲相知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文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升华了两国传统友谊。”肖建国说。回首开年之际,随着中国疫情政策优化调整,文莱就被列为中国出境团队旅游国家名单,近期中国给予文莱公民14天赴华免签待遇,为双方旅游交往注入活力。“随着更多直航开通,相信两国人文往来将更加密切,中文关系民意社会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据了解,如今,越来越多文莱学生选择到中国就读,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等受到文方学生欢迎,恒逸石化开设两国间多个“校-校-企”三方合作模式,为文莱培养石油化工专业人才。华为2020年9月在文莱启动“未来种子计划”,推动文莱科技人才培养。中国驻文莱大使馆近年来举办“中国大使奖”“中国书架”“天宫对话”“文莱小学生绘画比赛”“全文华校友族小学生汉语朗诵比赛”“中国日”等一系列友好活动,有效推动两国更多青年相知相亲。
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近年来,中文双边经贸关系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展现了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2022年中文两国经贸额达到30.8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了200多倍,今年1至7月双边经贸额达13.8亿美元。”肖建国谈道,中国恒逸集团投资的恒逸PMB石化项目成为文莱最大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是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极大助力文莱油气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摩拉港等“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项目也在蓬勃发展,这些合作项目为推动文莱国民经济及经济多元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自抵文履新以来,我实地走访了恒逸石化、摩拉港等在文中资企业,为他们的经营业绩倍感骄傲,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在文莱倍受欢迎,我对两国经贸务实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肖建国说。
文莱唯一的公共港口——摩拉港,是文莱最重要的贸易海上通道。自2017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合资组建摩拉港有限公司,接管运营摩拉港码头以来,该港已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集装箱作业效率最高的港口。2023年7月8日,文莱摩拉港至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新航线开通,实现了两国两港直联直通,必将进一步密切中文双边经贸关系,助力文莱经济多元化发展。
肖建国回忆,自2017年中文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加强政策沟通、推动设施联通、保持贸易畅通、促进资金融通、夯实民心相通上都收获丰硕成果。此外,经济发展需要钢筋水泥的冰冷坚固,也需要困难面前的温暖互助。
淡布隆大桥的建成就是其中值得记录的一笔。肖建国说道:“记得2020年3月,